近排小編D姨媽姑姐,見我係做投資,都走黎問我關於銀行定期D野。
「4.2%好高喎,係咪好抵做呀?」
「3個月定6個月好呀?」
姨媽姑姐覺得有成4厘息(年化利率),又一定唔會蝕,穩穩陣陣,基本上其他野都費事諗。
我同姨媽講:「你有百幾萬,做乜唔諗下買債券呀?美國國債D息仲高過銀行定期喎,一年期美債差唔多4.8%利息。」
姨媽答我:「唔啦!債券會蝕架!唔好諗住我咩都唔知先得架,我知今年債券跌好多呀!銀行定期唔會蝕錢,點同呀!」
姨媽呢個諗法其實唔係好岩,因為本質上銀行定期同債券都係一樣,佢地都係一張借據。
去匯豐銀行做一年定期,同買隻一年後到期既匯豐銀行債券,本質都係一樣,都係借錢俾匯豐。而風險亦都係一樣,就係違約風險(credit risk),只要一年內匯豐唔執笠,一年後無論係定期或債券,都係會收得返晒個本同息。
咁點解姨媽會覺得定期穩賺不賠,買債券有機會輸錢呢?因為銀行定期表面上冇價格風險(price risk),冇二手市場,唔會每日有個市價俾佢去check,唔會mark-to-market。
但表面上無蝕係咪真係無蝕到?如果你係半年前(仲係低息時期),做左個得2%既一年定期,其實呢一刻你已經蝕左,因為舊錢lock住左係一個低回報既定期,無得enjoy而家既高息。假如銀行定期有二手市場可以轉讓的話,你呢個定期肯定都係蝕緊。
債券就有二手市場,債價每日浮動,自然就有機會蝕錢啦,但同時亦代表俾個機會你係中途賣出變現,唔一定要hold到尾。如果係諗住持有到到期日的話,中間債價既升升跌跌,其實亦唔會影響最後既回報。
所以,債券會蝕,定期唔會蝕,只係一種心理上既錯覺。
本網站提供的資料由馭風提供。馭風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晉")旗下資產管理品牌。華晉為香港證監會認可的持牌法團(中央編號:ASZ577),持有1號 (證券交易), 4號 (就證券提供意見) 和9號(提供資產管理) 牌照。本網站提供的有關資訊僅供參閱之用,不應該構成或被視作發行或提供華晉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邀約。華晉馭風已作出最大努力維護本網站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所以華晉馭風並不承擔任何因依賴本網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或因依賴該等資訊或建議而引致的經濟或其它損失的責任(不論是民事侵權行為或合約或其他)。本網站所載之一切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新聞研究、報價及其他相關數據或資訊、文本、圖表、連結及語音)所涉及之知識產權均應歸屬於華晉馭風或其他相關的法定所有人,且應受相應司法管轄區內規管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之法律的保護。華晉保留一切有關本網站的版權及其他知識產權的權利,且將會根據適用法律充分行使該等權利。投資涉及風險。 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回報。 我們並建議投資者仔細閱讀所提供的資料並進行自我盡職審查,包括向第三方取得適當的獨立專業建議。本網站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委員會(“證監會”)審核,你應就有關要約謹慎行事。如你對本網站的任何內容有任何疑問,你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我們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用戶在沒有我們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布、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的資訊和內容作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