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債券你要知】買債券同做銀行定期仲有乜風險?

買債券同做定期最主要既風險,就係違約風險(credit risk),呢樣野就個個都知,但除此以外,仲有咩其他風險要注意呢?

上星期同大家介紹過,債券同銀行定期都同樣地面對住違約風險,而債券就因為債價會上上落落而有價格風險(price risk),銀行定期表面上冇價格風險,但其實只係掩眼法,無價唔代表無蝕到。

今日想同大家介紹另一個關於債券同銀行定期既風險 – 再投資風險(reinvestment risk)。

聽落好pro咁呢?但其實只要有問過呢個問題,就有考慮過呢個風險。

「今次個定期做3個月定6個月好呢?做3個月會唔會之後無咁高息架?」

再投資風險(reinvestment risk)係指所有有到期日既投資產品,係到期時收返本金之後,再投資時既回報率可能低過一開始時既回報率。

舉個例,而家做3個月定期有4.5%,但如果3個月後市場改變,息口大跌,咁我地3個月後到期攞返舊錢,諗住再做定期時,就唔會有4.5%咁高,可能得返3%,呢一樣就係再投資風險。

咁點樣可以減少再投資風險?就係做長D。

假設而家做一年定期有4.2%,雖然表面息口低過3個月既4.5%,但一年定期可以lock左個利率係4%以上一年,at least成年唔使煩個市會唔會轉勢。對比做3個月定期,少左3次呢個煩惱,所以再投資風險相應減少。

將呢個概念再延申,就會得出債券比銀行定期有較低再投資風險,而長年期債券比短年期債券有較低再投資風險既結論。

但係越長期,亦代表當中有更大嘅違約風險同價格風險,投資者要係當中取平衡。

如果認為利率會繼續升嘅話,應該先做短啲,等待之後更高息嘅時機。

如果認為利率已經差唔多見頂,就應該做長啲,減少再投資風險。

馭風聯合創辦人 陳錦鋒

定期現金分派投資組合

一年$60,000,
向理想生活行前一步

最新【債券你要知】文章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澳門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香港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