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用數據分析看「五窮六絕」

今年5月港股開局不佳,首個交易日就已跌300多點,不禁令人想起「五窮六絕」這傳統智慧今年會否應驗?「五窮六絕」是指港股在5月通常表現差,6月更差。到底這講法有否根據?筆者嘗試用歷史數據來分析。其中分開兩部分,首先是看5月是否多數「窮」?然後再看如果「五窮」時,是不是多數會「六絕」?

今次選用恒生指數過去11年(2010至2020年)的每月回報數據。以2010年為分析起點,因為是QE(量化寬鬆)時代的開始,QE令金融市場行為改變不少,此後數據較貼近現時環境。

5月「窮」不「窮」?答案是多數「窮」。【表1】是2010至2020年的每月回報數據,可以見到5月份多數報跌,11年裏有9年是下跌,佔八成以上。而過去11年的5月平均回報是負2.93%,亦是12個月當中平均回報最差的一個月,所以「五窮月」的講法是有理據支持的。「五窮月」現象,可能與各大藍籌股多數都在3月公布業績和股息,並集中在5月份除淨有關。

5月倘大挫 6月隨時反彈

至於「五窮」後會否「六絕」?這次就不一定。好消息是,原來6月表現是好是壞是有路可循。如果單看過去11年的6月份數據,6次升5次跌,平均回報是負0.21%,但中位數卻是正0.41%,統計上沒有特別傾向,就這樣看「六絕」是沒有數據去支持。不過如果連同5月份數據一齊看,便會有些有趣的發現。筆者先將過去11年的5月份表現分成三類,分別是「上升」、「微跌」和「大跌」,單月跌超過3%便算作大跌,跌幅3%以內為微跌。

分類之後,就發現6月恒指表現不再是Random Walk了!本來單看過去11年6月份的數據,6次升5次跌,看似升跌機會是一半一半,但在【表2】可見到6月份5次的下跌都是發生在當5月份是微跌時,而且多數是大跌,當中4次跌幅達4%以上。

當5月份是升市的話(只有兩次),6月的表現都是平穩,如果5月份是大跌,6月份便不會再跌,而且多數都會有大反彈,即是說「五窮六絕」這句說話,當在5月份有「少少窮」時,「六絕」便會應驗,相反若果5月已經很「窮」的話,6月便不會再「絕」。

總括而言,「五窮六絕」這傳統智慧是有客觀數據支持,5月或6月多數會有大調整,只是不知道是5月發生還是6月出現,5月調整了,6月便可以博反彈;但如果5月未調整夠的話,6月便要分外小心。

當然這些都是簡單的統計,只反映有機會發生,並非必然。而且只用上11年的數據,採樣數目較少,可靠度亦打了折扣,不過綜觀現時整體市況亦頗一般,港股部署上還是不妨偏向保守一點。

作者陳錦鋒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組合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

馭風聯合創辦人 陳錦鋒

選擇您的被動收入

投資管家服務

門檻$60萬,即可享受對沖基金模式資產管理服務

定期現金分派投資組合

投資$100萬,每年分派$60,000

環球ETF月供服務

市面罕見,每月供款低至$5000管理費全免!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澳門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香港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