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產(2777.HK) 躲不過債務違約
- 2021-12-17
大約3個月前,馭風出了一篇「富力地產將步恒大後麈? 大股東注資80億也救不了?」的文章,探討了大股東就富力物管公司富良環球的「自肥企画」操作,並點提了這80億對富力地產來說屬於「好過沒有」和「稍為續命」。
過了3個月後,最終富力還是捱不住,在12月15日出公告,向下個月到期本金總額為7.25億美元債券持有人,尋求延期半年還款,亦向債券持有人提供現金回購選項,可選擇以原來價格賣出變現,但最多只可出售所持票據的五成;或是選擇全部賣出,但價格相當於原來價格的83%。富力表明,若未能成功獲債權人同意延期,可能無法在1月13日如期兌付相關到期票據,屆時將觸發債券違約。
未能按時償還所有本金和利息,其實已經可以定義為違約,所以我認為這份公告已經等同宣佈違約。
但今次富力的處理是有誠意的,最少沒有好像花樣年(1777.HK)般採用「躺平」的態度,有及早與債券持有人溝通並提出選項,令市場覺得公司真的是有心解決問題。而「八三折」贖回全部2022年1月到期債券的出價亦算有誠意,要知道現時富力其他較長年期的債券市價只剩下四折呢!
富力應該不會是最後一間違約境外美元債的內房,在未來一兩個月應該還會有其他內房違約的新聞出現。
過往一、二月都是內房發債融資的高峰期,農曆新年前亦是中國企業最需要用錢的時間,但現在內房發債的渠道基本上全斷,明年第一季度再融資壓力非常大,中國政府在明年初能否控制內房債務危機的發酵是能否避免經濟硬著陸的關鍵。
踏入第四季度後,政策面上有轉向的跡象,貨幣政策上轉向放寬,而針對房企的融資亦有所放寬,開始見到有較高質的內房成功發行境內債和ABS等,可以見到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出手。
從股價圖表上看,現時內房股價表現仍然疲弱,恒大(3333.HK)、奧園(3883.HK)、融創(1918.HK)等仍然不斷破底,但是零星一些有國企背景的內房其實已經由底部反彈不少,如中海外(688.HK)、綠城(3900.HK)和遠洋(3377.HK)的股價已經貼近一年的高位,反映已經有資金已經開始買入違約風險低的內房,這對內房股甚至是整個港股市場,可能是漆黑中的一點微弱的光。
作者陳錦鋒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組合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票,筆者客戶持有688.HK股票及衍生工具,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