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淡友」如金融海嘯大賣空的主角布瑞(Michael Burry)亦要出Tweet認錯,”I was wrong to say sell.”。的確,就算看到股市會有危機,投機者往往輕視了在流動性充足的金融環境下,危機發生之後市場氣氛快速恢復的能力,尤其當全民已經久久習慣「Buy the dip」,就算明知銀行危機會令銀行逐漸緊縮信貸「落雨收遮」,企業因信貸緊縮出現經營困難甚至倒閉潮,這對資金密集的行業例如製造業尤其影響深重,但是在散戶的角度就不會考慮這麼多,絕對是「今天的股今天炒,股災請留到明天」的思維。而且這種每次有危機都可化險為夷的環境,只會快速地培養出一批逢底必撈的股民,就算是專業操盤人,長期沉浸在這種環境之下,都少不免會有些自我懷疑的時候。
在操作手法上,我們會尊重市場而順勢而為,但是當長期股市表現和經濟背馳,時間久了就會很容易令人放鬆戒心,甚至習非成是,把風險意識拋諸腦後。兩年前加密貨幣及「契媽股」泡沫一役,正正就是愈不理會風險的人贏得愈多,當然後來下跌亦有好多人因此輸掉身家,但這件事多少為專業投資人帶出一些啟示,職業選手的審慎和矜持,有時反而會是一種障礙。
事實上,年初我們預計美股市場會有顯著回落空間,部署相對遠期的3月認沽期權為大市買保險。然而在1月市場憧憬美國經濟軟着陸而出現反彈,市場樂觀情緒延續到2月,期權金因此損失大部分。即使進入3月出現矽谷銀行危機,美股市場寬度進一步轉差,但真正急跌的只集中在美國地區銀行股,標普500指數未有跟隨,甚至因資金避入科技股,納指竟逆市上升,這實在是意料不到。
從今次歐美銀行危機,我們汲取了兩個教訓。第一個關於看銀行的教訓,是銀行規模大小、絕對資金頭寸多寡是至關重要,甚至較業界奉為圭臬的第一級資本比率(CET1)更關鍵。
各國監管機構日後只會對規模較小的銀行看得更緊,在正常時期,較高的各種資本緩衝比率如CET1,只是形式上有點安全感,一旦面對銀行擠提,仍然是不堪一擊。
第二個教訓是關於交易手法,全球印錢十餘年的結果,實在令閒置資金量太多,從整個金融系統來看,雖然有些很高槓桿的部分會出事,整體而言卻不能不承認是「大得很難倒下」。亦因為只有小災而難有大禍,市場風格應難擺脫去年的慢磨格局,以認沽期權長倉買保險的手法不能多做,市場難出現真正黑天鵝事件,對沖的值博率亦不夠好,市況在未有明確趨勢前,期權工具的注碼比例應大幅降低,務求改善整體投資表現。
筆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馭風聯合創辦人 馮宏遠
有米落鑊
本網站提供的資料由馭風提供。馭風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晉")旗下資產管理品牌。華晉為香港證監會認可的持牌法團(中央編號:ASZ577),持有1號 (證券交易), 4號 (就證券提供意見) 和9號(提供資產管理) 牌照。本網站提供的有關資訊僅供參閱之用,不應該構成或被視作發行或提供華晉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邀約。華晉馭風已作出最大努力維護本網站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所以華晉馭風並不承擔任何因依賴本網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或因依賴該等資訊或建議而引致的經濟或其它損失的責任(不論是民事侵權行為或合約或其他)。本網站所載之一切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新聞研究、報價及其他相關數據或資訊、文本、圖表、連結及語音)所涉及之知識產權均應歸屬於華晉馭風或其他相關的法定所有人,且應受相應司法管轄區內規管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之法律的保護。華晉保留一切有關本網站的版權及其他知識產權的權利,且將會根據適用法律充分行使該等權利。投資涉及風險。 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回報。 我們並建議投資者仔細閱讀所提供的資料並進行自我盡職審查,包括向第三方取得適當的獨立專業建議。本網站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委員會(“證監會”)審核,你應就有關要約謹慎行事。如你對本網站的任何內容有任何疑問,你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我們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用戶在沒有我們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布、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的資訊和內容作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