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鮑威爾「讓子彈飛」遏通脹預期
周四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紐約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發表演說,未有就貨幣政策提出明確表示,但新聞頭條就會自然出現「鮑威爾暗示11月不加息」之類的標題。其實這些只看Fedwatch Tool都可以知道,11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早在一周前已達94%,尤其是10月通脹數據較預期強勁,美國長債債息上升,仍未能令利率期貨有變動,可見11月暫停加息應成為定局。不過,投資者總是對最即時卻短視的事情才感興趣,恍似今次不加息就天下太平一樣,然而鮑威爾一直強調的「Higher for longer(維持較高息率一段較長時間)」觀點,雖然未能吸引輿論眼球,但長期高息環境才是金融界及商界真正憂心的事情。
他被主持人問到,美國債息上升,商界如何看待資金成本的影響時,鮑威爾說他們認為經濟依然強勁,不過當他說這句話時,感覺是有一點勉強。
以巴戰推升油價 衰退恐以年計
就算鮑威爾自己亦在會上坦言,面對現時經濟狀況,聯儲局板斧並不多,當商界和金融界都不明白為何見到衰退近在眼前,該局仍然不先一步減息,阿米覺得關鍵原因是通脹壓力依然很嚴峻,雖然他一直將disinflation掛在口邊,聯儲局實際上對通脹升溫一直極為警惕,尤其以巴衝突再起,有可能演變成中東戰爭的當下,令該局再無「放鴿」的餘裕。
綜觀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幾次中東石油危機,油價上升都難以避免,但對通脹影響只屬短暫,還是會惡化成長期高通脹導致經濟衰退,其中影響最大的3個變數,分別是環球石油供應、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水平,以及聯儲局的貨幣政策。站在聯儲局角度看,石油供應無法控制,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就處於多年來低水平,假如現在開始減息,參考歷史經驗,難以排除令環球進入持續高通脹的風險,或會令經濟會陷入以年計的衰退時期,絕非聯儲局所樂見。
既然現時美國長債跌浪連連,10年期債息突破5厘,市場利率水漲船高,鮑威爾就索性「讓子彈飛一會」,任由市場利率上升去壓制通脹預期。
華府停擺危機或11月再臨
華爾街在第四季對美股摩拳擦掌,又是基金經理們傳統「跑數」的季節,「大選年升市」的敍述一蘿蘿,債息高企影響估值的邏輯暫時被放在一邊。較少人會留意,美國眾議院前議長麥卡錫下台後,迄今未有新議長上任,到臨時撥款用完,11月美國政府停擺危機可能再臨,這些都是美股的短線風險,第四季看法縱樂觀,手法上仍宜謹慎。
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
馭風聯合創辦人 馮宏遠
有米落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