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英金融危機隱現 債市動盪難消
近日美股仍然疲弱,上星期四美國9月CPI出爐,只換來一日強勢反彈,根據芝商所的Fedwatch tool顯示,市場突然預測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時,有近77%機率聯邦利率升至4.75厘,即是11月及12月各加息0.75厘,近期美國30年長債債息持續上升,亦正反映市場加息預期,如果美國只是憂慮加息,還是會有秩序地下跌,阿米覺得要擔心的,是有待爆發的金融危機。
按息升樓市跌 初見警號
剛上任不久的英國首相卓慧思由「新鐵娘子」淪為「濕生菜」(wet lettuce),最終宣布下台,事件的導火線是「迷你預算」的減稅方案。英國保守黨當然亦煞停相關措施,可惜世上很多事情不是「食咗個File佢」,就可以當無事發生,今次即使英倫銀行出手買債,加上新財相侯俊偉秒速撤回減稅方案,但之前金邊債券(Gilt)斬倉之日,暴露了負債驅動投資策略(LDI)退休基金倉位結構性問題,國際宏觀對沖基金大鱷們有的是時間和子彈,日後只會咬着該倉位不放,除非全球央行重回「央媽模式」,有債我埋單,否則英國要爆發金融危機,似乎就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英債醞釀危機之外,亦要小心英國房地產可能有泡沫跡象。過去50年來,英國發生4次嚴重樓市下跌,原因均與能源成本急升和信貸緊縮有關,最近兩年不少香港人移英,已經為英國倫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樓市帶來大量購買力,英國樓價亦上漲不少。
然而,近月例如9月Markit/Halifax英國房價指數已經按月回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按揭貸款利率上揚,英國平均5年期固定利率房屋按揭貸款利率上升至6.51%,已超越金融海嘯以來水平。英國5年期信貸違約掉期(CDS)亦一度飆至40以上,已超越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水平。
物價揚成本增恐衰退
在環球通脹、聯儲局帶領全球加息的大環境下,無論物料成本、薪酬以至貸款成本皆升,導致所有公司整體成本衝高,當公司有財政困難未能跟隨通脹加薪,員工便可能發動罷工。不論罷工或裁員,最終亦是令生產活動下降,使公司收入更差,在惡性循環下便會引發經濟衰退。
2022 FIFA卡塔爾世界盃賽事將於下月開幕,英國啤酒廠及運輸工人不滿加薪幅度而發起罷工,酒吧的啤酒供應或要下降四成,英國在世界盃至聖誕節期間有機會出現「啤酒荒」。
法國更在星期二開始全國大罷工,要求提高工資,罷工將波及法國主要煉油廠的運作,導致加油站的供應陷入混亂,令本身有能源危機的法國雪上加霜。
英國的市場焦點短期仍然會在「英揆音樂椅」之上,假如約翰遜可以戲劇性地回歸唐寧街10號,英鎊英債有機會因此出現短暫亢奮,不過屆時可能就是造淡金邊債券的良機。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馭風聯合創辦人 馮宏遠
有米落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