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信報專欄】美科技股急調整 宜平衡持倉行業

這個星期宏觀無大事,下星期三(26日)聯儲局會議加息0.25厘本來是眾人皆知,周四趁Tesla及Netflix業績稍遜急速回吐,殺科技股好友措手不及。6月美國樓價再升,建屋股D.R. Horton業績好但是股價下跌,還拖低相關股票股價。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本來就不是好大信心,今年反覆都是在衰退同滯脹之間不斷猜度,之前航空股又是業績後股價高位「見光死」,難免有人會在想,周期股是否已經炒完?

今季美股投資者非常亢奮,不少預先炒定業績,主要跟今年第一季上市公司管理層指引比較保守有關。華爾街對標普500成份股第二季的盈利增長預期是負9%,不少市場資金認為是過度悲觀,再趁聯儲局有機會放慢加息步伐,預早炒定業績,所以令到業績後Sell on news的效應更大及更急。

中國經濟衰退是兩面刃

前面講的周期股,現時行業分析上,例如房屋、航空及旅遊等,他們的基本面一直不太令市場放心。

美國6月樓價上升,但普遍分析都認為是供應不足所致,不像表面般健康。旅遊業需求都傾向是美國疫情後釋放出來的報復式消費,並不相信可以很持久。

其實美國經濟即使在最終會陷入衰退,但在消費需求明顯下跌之前,對美國企業盈利影響未必極之嚴重。現在歐洲的衰退跡象雖然愈來愈明顯,要「感染」到美國仍要一定時日。中國的經濟衰退則是兩面刃,一方面固然會拖低全球經濟增長,不過中國若進入通縮周期,亦變相會把通縮輸出到全球,減輕歐美通脹壓力。近期歐美通脹明顯回落,除了與去年高基數效應有關,中國輸出通縮亦「應記一功」。

6月與7月上半月相比,現時市底是稍差,但是否代表就要急急撤退,阿米覺得現時持倉的行業平衡變得更為重要。由於Tesla與台積電業績不佳,令市場對科技股有較大擔憂,周四跌勢最急的正是近期熱炒的中小型科技股。

不過,與此同時,美股市底並沒有明顯轉壞,資金只是集中沽售近期升幅最明顯的板塊,轉泊一些相對防守的行業而已。假如美股市底能持續好轉,新舊經濟股板塊輪動本來會發生,現時要做的是平衡持倉內不同行業的比重,切記不要貪圖升幅而持有過多科技股。持倉在不同行業當中尋找平衡,才較容易捱過今次調整浪。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馭風聯合創辦人 馮宏遠
有米落鑊

最新【信報 - 有米落鑊】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澳門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香港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