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無視以巴戰爭 美股市底好轉
我們一直深信「市場永遠是對的」這個講法,但近來市場好似患上思覺失調。就以日前巴爆發激烈衝突為例,以色列宣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美股卻好像沒有留意國際新聞般,連續幾日的反彈都是圍繞聯儲局官員口風「轉鴿」,然後Fed watch等預測顯示11月加息機會大幅下降,還要油價反彈一下就再跌,反映市場一點也不擔心通脹重臨,甚至認為以巴局勢對油價毫無刺激。
減肥藥軍工股急彈
星期四(12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9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維持於3.7%,與上月持平,但超過預期的3.6%;按月數字由0.6%放緩至0.4%,仍然高於預期,反映通脹其實仍揮之不去。
以聯儲局更關心的指標核心通脹來看,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之後,核心通脹由上月的4.3%降至4.1%,是近兩年來升幅最少的一個月,但還是高於4%,與聯儲局2%目標還有很大距離。
事實上,除了食品及能源等範疇,房屋價格按年亦升7.2%,佔核心CPI整體增長的70%以上,亦是核心通脹按月難以回落的主要原因。
國際能源署(IEA)近日亦少有出手幫忙唱淡油價,指出之前高油價已令環球石油需求受破壞,長期需求會回落云云。這講法恰恰與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南轅北轍,到底是否靠看新聞就可以做到商品交易員這樣容易?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用時間來證明吧。
美股無視宏觀主題反彈,相比之下,一些小型投資主題就活躍得多,例如之前的「減肥藥概念」。丹麥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進行了一項研究,探討GLP-1對腎病進展的影響。該研究因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藥物療效的明確證據而提前終止,FTC和洗腎服務公司(DaVita)的股價因此受重創。之前已有許多美國食品公司及醫療器材股份,由於GLP-1的出現而調低長期銷售預測,這隻減肥神藥會不會成為繼Tesla之後又一「破壞性創新」的代表?
前文講到油市當打仗無到要跌,但看軍工股又是另一回事。
自以巴危機開始,美國幾隻主要軍工股應聲急彈,事實上他們的基本面而言相當差,已經普遍負債偏重,在高利率環境及通脹高企夾擊下特別難捱,不過當美國可能要同時提供軍備支援烏克蘭及以色列兩條戰線的情況出現,就令市場覺得軍工股開始有概念可炒。受危機帶動,股價急彈一兩天很可能只是冚淡倉因素,要看幾隻股份股價能否維持在高位至少一周以上,才算初步形成投資概念。
內地出招難救港股
中港股市方面,先後有中國財政部發1萬億元特別國債、中央滙金增持四大行及傳出成立數千億元平準基金等消息,不過港股仍然在17000至18000點打攻防戰。中港股市向來都是春江鴨先行,已經出爐的1萬多億元消息,相信近日升幅已經兌現,對比內房債務,上述救援只是杯水車薪。
筆者傾向年底前難有「救市連環拳」,初步要看恒指能否守住17000點再謀反彈,萬一跌穿恐怕要下試15000點水平。
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
馭風聯合創辦人 馮宏遠
有米落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