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信報專欄】從養老基金不養老說起

英國新任首相卓慧思推出大型減稅方案,殺英鎊一個措手不及,兌美元一度挫至1.03水平,並且引爆英國國債危機。

英倫銀行周四宣布緊急買債計劃,預計每日買債50億英鎊,合共規模650億英鎊,背後原因是由於英國大批養老基金(Pension fund)以槓桿操作英國國債,近日英鎊及英債跌浪令這些基金觸及斬倉邊緣,央行為免國債拋售觸發骨牌式效應,唯有出來「買債救全家」,英鎊短線止瀉回升,不過背後仍有兩個問題未解決。

第一,現時英國使用負債驅動投資(LDI)方式的退休基金規模龐大,同時是英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達到國債市值三分一至一半,英倫銀行650億英鎊的買債計劃是接不住沽盤,增長買債規模的機會很大;更長遠問題是這些退休基金在長期低息環境中,為了想爭取更好的回報,美其名是透過掉期交易協議,匹配不同年期到期的退休金需要,以及對沖利率波動,其實現時大部分此類基金已經是依賴衍生工具去放大回報,變相就是把投資組合高槓桿化。

近日有消息指出,美國有同類養老基金已出現危機的跡象,不同的養老基金、社會保障基金甚至年金都可能隱藏着這一類「投資黑天鵝」,在未來的全球加息周期中,這些風險就會陸續累積,好似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最終引爆成大規模的債務危機,央行採用無限買債的手段或可以止於一時,但是用手指去塞住堤壩缺口,並不是理想的解決方法,筆者不希望危言聳聽,但就現時來說甚有可能只是暴風雨前夕。

收水加衰退 黑天鵝將頻現

今年股市輾轉下挫,大家都是圍繞通脹和衰退等問題,好多人覺得經濟差只好捱下去,捱到跌完就會好,但是大家忽略了一點,其實股市下滑,並不只是等待見底這般簡單,當中伴隨着長時期的經濟衰退,然後很多在經濟好景時看不到的金融問題就會浮現,結果熊市總是會以大型金融危機及債務緊縮結束。

目前美元強勢,對新興市場甚至成熟市場國家都帶來巨大金融壓力,阿米相信,英國養老基金危機只是冰山一角,不及時處理就可能在不久將來演變成大型的社會福利違約,足以令不少國家經濟及社會基礎崩潰,並非如此簡單。

策略方面,未來三至六個月,的確盡量減持股票,保留現金比較好,但假如想以「現金為王」,長期把錢放在定期存款,很容易在一兩年內見到被通脹嚴重蠶食的情況,這個亦都是阿米及頻道GreedNews眾人不停反覆提及「點解揸現金都死」的原因。未來10年間,可能我們要面對一個新形態,就是「結構性熊市」(secular bear market),投資心態、操作手法以至注碼管理都會大有不同,筆者現時正在整理一些資料以及構想,希望之後可以用一個更有結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

作者阿米(馮宏遠)為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及筆者客戶並未持有上述股票。

馭風聯合創辦人 馮宏遠
有米落鑊

最新【信報 - 有米落鑊】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澳門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

感謝閣下報名參加​

馭風【經濟越大鑊,股市越快樂?】座談會 「香港站」

稍後會有專人聯絡閣下,確定報名程序完成。如有任何問題,可以Whatsapp我們客戶服務:2158 9082。

再一次,感謝閣下支持馭風,我們期待跟您見面!